海南师范大学“电子信息”学科2018年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,现有“光电信息工程”、“新一代信息技术(含量子技术等)”、“控制工程”、“人工智能”4个专业学位领域。
“光电信息工程”专业学位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:高功率新波段半导体激光器、新结构固体激光器及其应用等。首次提出分段、多环集成近中红外波段半导体激光芯片结构设计;研制出微纳卫星用激光通信系统、人眼安全半导体激光雷达、228.5nm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、星载半导体激光指示器等。本方向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人(含正高级5人),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(面上项目2项)、其它省部级项目20余项,项目总经费超过2800万元。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,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。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1项。
“新一代信息技术(含量子技术等)”专业学位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:量子信息技术、低纬度深空激光雷达科学观测、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、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与情感识别等。在低纬重力波及波谱探测,底层与高层大气耦合,海洋信息传输与感知,多源异构数据智能融合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获国家大科学工程“子午工程”2021、2022年度十大优秀成果,自动化学会二等奖,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具有高级职称10人(正高级5人),近5年承担国家项目6项,省级项目10余项,具有明显地域优势。
“控制工程”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:新能源技术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控制、海洋相关信息领域前沿科学技术、制药大数据感知、智能制药控制系统以及制药装备与工艺自动化等领域。优势在于培养研究生深入掌握新能源技术,智能传感与信号处理,并结合自动化技术、电力电子等多学科知识,实现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、智慧海洋数据监测以及现代化制药。具有高级职称16人(含正高级6人),近5年承担国家基金项目6项,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10余项,发明专利5项。
“人工智能”专业学位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:智能系统与工程。依托星空在线登录,星空(中国)的优势学科、海南省人工智能学会、海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,基于陶瓷材料及器件研究、肺癌图像分析、无人驾驶、智能交通系统、机械加工工艺优化等,研究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计算机视觉、无线携能通信、无线定位、无线能量传输等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,旨在培养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。目前具有高级职称5人(含正高级3人),近5年承担国家基金项目2项,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,发明专利11项和2项软件著作权等。
学科拥有新世纪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、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、海南省杰出人才、海南省领军人才、海南省“百人”专项人才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人才,拥有海南省激光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、海南省激光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、半导体激光海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、王占国院士团队创新中心、王立军院士团队创新中心、姜会林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等多个学科支撑平台。近年来,依托学科人才、团队及平台的优势力量,本学科不断深化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,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、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、海南省军民融合项目等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,年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,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、创新能力强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。